这届世锦赛太NB!4大天王并立,某“业余”选手竟夺男双冠军

来源: 爱羽客羽毛球网 2017-07-14 12:00:00 22 人参与
回顾2005年世锦赛,五单项均有亮点。

2005年羽毛球世界锦标赛,是在2005年8月15—21日在美国加洲阿纳海姆举行。世锦赛是世界羽联组织的最高级别的单项赛事,不设奖金,办赛成本相对低。

当年放在羽毛球并不流行的美国,可见世界羽联在羽毛球全球推广上可谓下足了功夫。射灯、人浪、美国特色的啦啦队与呐喊是当年这届世锦赛的现场特色,美国人在赛事策划、开发上确实走在世界最前端。这届世锦赛为日后世界羽联赛事提供了不少的参考。当年这比赛氛围,也是颇有美国NBA的味道。

2005年世锦赛五个单项都不乏亮点,那届世锦赛,印尼队最受瞩目,陶菲克成为首个集亚运会、奥运会、世锦赛的男单大满贯;从印尼出走的吴俊明搭档一位美籍越南裔选手白国豪一路爆冷夺冠;天才少女纳西尔横空冒出。而那时的中国队在女子项目上占有优势,女双依然是杨维/张洁雯与高崚/黄穗组成双保险,女单亦从那届世锦赛开始,开启了一个长达4年的“张谢时代”!

男单:四大天王黄金年代雏形,陶菲克成首位大满贯


陶天王在当年那次世锦赛的发挥丝毫不亚于雅典奥运会,爱羽客小编甚至认为他打得比奥运更成熟、自信、有魅力。

但反过来说,没有雅典奥运会的加冕,天性贪玩的印尼人或许没有那么多信心把技术玩得更淋漓尽致,打得更有魅力。当年如日中天的陶天王,连胜了丹麦好手乔纳森和初露锋芒的李宗伟、林丹,可以说,陶天王并没有因敌制策,反而是以己为主。

乔纳森不如他灵活多变,李宗伟不及他自信淡定,而最想证明自己的林丹,当年确实没有陶天王那份奥运金牌带来的底气。让球迷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就是男单决赛第一局,陶天王一上来就打了林丹一个13比0吧。

女单:开启4年“张谢时代”


2005年的谢杏芳,严格来说已经不算新人,2004年从排名上说,她已经获得了奥运会的资格却落选。雅典奥运后,她更是在随后6站公开赛中连续夺冠,成为当时的公开赛女王。此纪录,直到多年后才被王仪涵打破。

女单决赛中的谢杏芳,与林丹一样同样面对着雅典奥运冠军,但是谢杏芳的状态明显比张宁更胜一筹,最终夺冠。这个身体轻盈、腿长、步法干练敏捷、出手干脆快如闪电的广州女孩,从此一战成名。

男双:印尼强势,吴俊明携“业余”选手夺冠


首先要解释一下“业余”二字。当年的羽毛球项目在中国虽然有不少球迷,但是参与程度并不高,当时厂房改革还在初步阶段,即使是全国羽球氛围最热烈的广州,球馆数量也没有现在数不胜数的地步。

而美国,参与人数更少,球馆更是仅仅在大学综合体育馆内与排球等项目共用。白国豪是一位越南裔,在美国接受的训练并不如印尼、中国那般专业而系统,用“业余”来形容他绝不为过。他仅靠着勤奋和天分为自己奠定基础,最终获得与悉尼奥运冠军Tony吴俊明搭档的机会。

说到吴俊明,彭伟信教练此前跟爱羽客小编大叹可惜。事实上,彭伟信教练心中对Tony的喜爱甚至高于亨神(详见文章《亨德拉十年前竟想说:此刻无心恋战,只因思念彭伟信);或许,是徒弟当年因为羽协分奖金不均而出走美国,师傅心中多了一份惋惜吧。

2001年,吴俊明就到了美国,从头再来。2005年世锦赛决赛,他和新搭档白国豪战胜了他悉尼奥运会的搭档陈甲亮与队友西吉特。要知道陈甲亮与西吉特并不是省油的灯,吴俊明/白国豪这面金牌的意义,实在不是我们旁人容易体会理解的。

女双:中国“双保险”的黄金年代


那个年代的女双决赛,真的不那么好看,因为打来打去还是这几张面孔。但是,细看杨维/张洁雯与高崚/黄穗的比赛,她们的节奏,配合,技术放在今天比起很多强手来说,是绝不过时且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杨维与高崚都是网前技术很突出的女双选手,但是特点却不一样:高崚的速度更快,能够抢得更多高点,主动作出变化,所以她在混双打得更好。

而杨维的球感十分好,技术非常细腻。她不爱打草惊蛇,而喜欢瓮中捉鳖。杨维像一个催眠师,她一边把节奏放慢,一边把球分到最合理而没有之一的位置,当对手不感到威胁时,她会突然加速解决对手,在网前环节,可以看出杨维的预判非常突出,而且常常能骗到对手。

混双:谢中博“转正”,纳西尔横空冒出


2005年前,谢中博在国家队是以陪练的角色,直至雅典奥运后才和张亚雯开始搭配参赛,这对四川搭重庆的组合,在场上不仅体现了家乡的辣味,还在张军/高崚失利后,给中国队带来了希望。

然而正值当打之年的诺瓦·维迪安托和纳西尔一点都不好对付,而且灵活多变的球风正好克制着硬朗的谢中博/张亚雯。那年才19岁的纳西尔,在苏杯上已经让张军/高崚冒了一身汗,最终在阿纳海姆证明了自己。

当年爱羽客小编港普和外公一起看纳西尔的比赛,外公问我怎么是男双打混双的呢?是的,纳爷真的不亚于男人,一般混双女选手都挑斜线让男搭档守直线,但纳爷反而喜欢主动挑直线,从自己手上进行防反突破。

就是这样霸气的纳爷,从2005年世锦赛开始,越打越自信和成熟,对抗了中国5代混双,至今还为2017世锦赛努力备战。

本文系爱羽客羽毛球网原创,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优秀原创稿件、个人简历投递通道:tougao@aiyuke.com

我要发表评论
发布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

热门评论
楼主 飞扬的羽毛 来自 福建 龙岩 爱羽客Android机
SJ漫游天际 崔帅楠 Bieberjohn 20人赞同
时逢2017格拉斯哥世锦赛来临之际,小编以12年前颇具特色和亮点的阿纳海姆世锦赛为叙述对象,重新带大家欣赏和回味这届比赛中的各项赛事以及球星,并且有珍贵而精彩的比赛视频献上。这样别具一格的迎新怀旧方式,真是大赞!!
20 8年前     1 条评论     回复
2
爱羽客港普 来自 四川 成都 爱羽客iOS机

谢谢哈

8年前
楼主 萱萱草的秘密 来自 江西 南昌 爱羽客Android机
龙井哦嘿 额2333 来生只做陌生人 3人赞同
我想问的是纳西尔对抗的是哪五代混双,张军高林,于洋何汉斌。张楠赵芸蕾,郑思维陈清晨还有谁?
3 8年前     3 条评论     回复
2
LeeWu 来自 广西 北海 爱羽客Android机

郑波马晋

8年前
3
爱羽客港普 来自 四川 成都 爱羽客iOS机

还有刘成包宜鑫

8年前
楼主 杨智明 来自 北京 爱羽客Android机
永川竜越良房 hi的 2人赞同
五代混双:张军高凌,郑波高凌,郑波马晋,张楠赵芸蕾,郑思维陈清晨
2 8年前     1 条评论     回复
2
爱羽客港普 来自 海外

我是这么算的,高崚是雅典奥运的主力,于洋是北京奥运的主力,赵芸蕾马晋这批是伦敦的,包宜鑫应该是里约的但是落选(赵马太厉害了),陈清晨是东京奥运的重点。所以这样算下来是5代中国混双,个人观点。

8年前
最新评论
Theophile 来自 广东 佛山
永川竜越良房 sjl 2人赞同
美国唯一一枚世锦赛奖牌/金牌,然而马来西亚到现在还是没有金牌
2 8年前     0 条评论     回复
楼主 fightingman 来自 甘肃 爱羽客Android机
不错,港普加油~
0 8年前     1 条评论     回复
2
爱羽客港普 来自 四川 成都 爱羽客iOS机

Fighting

8年前
楼主 玩玩S而已 来自 广东 深圳 爱羽客iOS机
小编做个表格呗,内容比如: 林丹VS李宗伟 10胜 5负 林丹VS孙完虎 10胜 5负 林丹VS谌龙 10胜5负 …
0 8年前     1 条评论     回复
2
爱羽客港普 来自 四川 成都 爱羽客iOS机

这个世界羽联官网能查到的

8年前
楼主 今夜不回家 来自 上海 爱羽客iOS机
港普,你就老老实实写你的文章,做你的编辑就好了,不要再出来采访了哈,别丢人现眼,你个小垃圾,
0 8年前     2 条评论     回复
2
爱羽客港普 来自 四川 成都 爱羽客iOS机

我们下次直播间见,继续尬聊,继续尴尬,一起享受最不纯正的普通话,不见不散哦!yeah

8年前
最爱丹圣 来自 浙江 嘉兴 爱羽客iOS机
这个领奖台有毒。感觉是季冠亚呈阶梯状
0 8年前     0 条评论     回复
深度动员 来自 辽宁 沈阳 爱羽客iOS机
garfieldcat 1人赞同
看照片好青涩啊他们
1 8年前     0 条评论     回复
独孤一拍 来自 广西 南宁 爱羽客iOS机
只有我看到05年的比赛在15年举行么?小编发表前也不核对一下?
0 8年前     0 条评论     回复
楼主 宝应李宗伟迷 来自 江苏 南京 爱羽客Android机
求小编出下05世锦赛陶菲克林丹那场的前半部分,13:0那个
0 8年前     1 条评论     回复
平湖映秋月 来自 浙江 杭州
2005年羽毛球世界锦标赛,是在2015年8月15—21日在美国加洲阿姆海纳举行。
0 8年前     0 条评论     回复
FernaldiGIDEON 来自 广东 深圳 爱羽客iOS机
没发现一开始就把时间打错了吗?2005or2015?
0 8年前     0 条评论     回复
精选观点论
Used cars for sale Hong Kong bmw二手車 Used cars for sale South Africa Used cars for sale Nigeria SVG转PNG 免费SVG LOGO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