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抽挡,是一个令弱者望而生畏,令强者为之兴奋的技术。赛场上,电光石火之间选手们就已经打出几个回合,短距离的平抽挡是羽毛球运动中节奏最快的技术,看专业选手在场上的平抽挡就如同武术中的寸拳一般,发力虽小却拳拳到肉,好不过瘾。如何掌握和提高这项实用的技术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二。
技术要领:
一、 平抽挡的击球范围
陈文宏头顶正手抽球
常规上我们定义的平抽挡为在中场区域范围内,采用半蹲击球姿势,将与肩部位置高度相当,而且较平快的球,以与网齐平的高度,迅速平抽快挡过去。在实战中,平抽挡不仅仅是抽挡左右两侧的来球,还有很多追身球以及头顶区的来球,我们都可以采用抽挡技术回击。
二、 手上发力细节
(1) 击球之前,握拍放松
平抽时的正手握拍发力
给手指和手腕留出发力的空间,在击球的瞬间再去收紧,你所预留出来的掌心空间即转化为球拍加速的空间。正手抽挡时食指为主要发力点,拇指作为支点制动球拍;反手时拇指作为主要发力点,食指作为支点制动球拍。 平抽挡当中,回球速度较快,反应时间极短,因此手指和手腕的力量在平抽挡的发力当中占据主导,而握拍越松,越能够体会到“寸劲”的感觉。
(2)不要忘记小臂的力量
李龙大的小臂正手抽球时筋肉明显
除却手指和手腕,不要忘了小臂旋转的力量,正手时小臂的内旋,反手时小臂外旋。出来这些,如果你在平抽挡中还能感受到腰腹的力量,那么你的发力已经非常流畅了,能够使用腰腹力量来平衡你的平抽挡时的反作用力,这能够使你的球速和稳定性更上一层楼。
(3) 将你的手肘往前顶
引肘的概念不止在平抽挡当中,羽毛球的许多技术中都有这一要求,引肘能够使得发力更为顺畅地传递到手腕手指乃至球拍。平抽挡中也是一样,将手肘向前顶出,而不是缩在肩膀下,平抽挡的发力将会变得轻松而有力道。
三、 意识与跟进
(1)拍子永远别放下
平抽挡由于节奏极快,放下球拍再举拍无疑是一个致命的坏习惯,做到第一拍结束立即举拍是非常重要的,养成举拍的意识,在平抽挡中才不至于没时间反应。
此外,拥有更小的发力动作,能够减少你连贯的时间,要想让你的平抽挡速度更快,把发力动作减小也很有效。
(2)以自己的出球来做下一拍的准备
陈蔚强的球拍根据自身的出球在调整位置
很多球友在平抽挡中都是看到对手的来球后再去想自己下一拍该在哪里击球,这在意识上就已经慢了。在平抽挡当中,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出球来决定下一怕举拍的位置在哪:出球高了,就将自己的球拍放低,挡住身前的位置,以防守追身球;自己的出球向下压制对手了,就将球拍拿高一点,因为对手此时只能将球往上走了,这时候拿高球拍就可以抓连贯,扩大优势。
(3) 尽量在身前接球
柳延星的抽挡在身体前面进行,注意看其脚步,十分具有弹性
能够在身前接的球千万不要等它近身了再接,在身前你有更大的发力空间,能够争取更多的主动,而到了与身体同个平面的位置,发力就十分被动。因此养成在身前去接球,尽量抢得高点下压,在平抽挡中你就是占优的那一方。
四、 被人忽略的平抽挡步法
首先,脚必须动起来。90%以上的业余球友在练习平抽挡时都是站桩式的,这样练一点效果都没有。练习时一定要一球一动,找好节奏,两脚不要踩实了,保持启动的状态,用前脚掌支撑身体。在平抽挡过程中,根据出球的情况同样要做出移动,下压了就往前,出球向上了就后撤一点,左右来球时脚要动,切忌用上身去找球。
平抽挡战术:
一、 我方占优时
(1)耐心下压,扩大优势
南风通过中前场的推扑创造杀球机会
当我方在平抽挡当中占优时,首选的当然是继续快速下压,扩大优势,迫使对方在受迫下失误或者挑起高球。此时切记不可盲目大发力,追求一拍打死的后果往往是自己下网更多,这时候的主动发力要以自己不会下网为前提,以打对手持拍手肩部到手掌区域为落点,方为上策。
(2)主动变线,出奇制胜
李宗伟平抽变线顶后场
若对方防守能力很强,此时我方在平抽中相对占优,主动变线更容易打乱对手节奏,这时候可以轻放一拍网前,或者发力顶过对手头顶,直达他的后场空挡,这两条线路都可以破坏对手节奏,使其重心失去平衡,但是后者难度要更大一些。
二、 我方处于劣势
(1)稳中求胜
如果你的对手性子急躁,大可集中精力和他相持多拍,对手越是想主动发力,越是容易下网。
(2)步步为营
若你反应速度还不错,可以尝试去抢身前的高点,然后向前逼近,将线路尽可能往下压,向对手的正反手两边轮流抽打,迫使其在握拍转换间降低速度,逐渐转被动为主动,注意在这一过程中,脚步不要一次上的过大,慢慢调整在自己能够反应的范围内。
(3)寻求破绽,反守为攻
柳延星通过放网打乱节奏,此球通过收力假动作放网
被动时,主动变线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将平抽挡中的球放到对面的网前空挡,迫使对手上网,这样的变线效果显著,但是放网即是在主动降低球速,容易被对手抓扑,因此这个方法对于放网的角度和过网高度都有不低的要求。
本文系爱羽客羽毛球网原创,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优秀原创稿件、个人简历投递通道:tougao@aiyuke.com
登录后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