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爱羽客羽毛球网球友:大山(授权爱羽客进行发布)
今天的评论的主题是男单,即李谌大战(因为我只看了这场球),我分三部分来点评。
交手记录:谌龙、李宗伟各有胜负
回顾两人的交手记录,发现两人的战绩有较大的波动性,尤其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之后,更加明显。
第一阶段,2012年之前,李宗伟虽然有时也会输球,但基本上保持着对谌龙这个小辈的心理优势,尤其是在2012年奥运会李宗伟卯足了劲要跟林丹在决赛上大战三百会合,故在半决赛遇到谌龙时激发了巨大的潜能,犀利的中场突击让谌龙没了脾气,将这一心理优势推向顶峰。
第二阶段,2012年奥运之后,林丹借大婚之势,休假8个月,谌龙被推到了前台,并且迸发了惊人的能量,对李宗伟实现了三连胜,铜墙铁壁般的防守,让李宗伟的突击化为乌有。退了一个林丹,又上来了一个谌龙,悲情李宗伟到达极致。这段时间,李宗伟也娶妻生子,正所谓球场失意,家庭得意,挺过了艰难的岁月。
第三阶段,2014年,全英赛上方才战胜谌龙,并取得连胜,谌龙也迎来对李宗伟的低谷期。在此期间,李宗伟涉嫌使用违禁药品,被禁赛8个月,但这也并不妨碍得出后的表现,最近三站对谌龙保持全胜优势;直到今天,对谌龙实现了四连胜。
亚锦赛决赛:李宗伟打的很坚定
亚锦赛决赛整体情况与半决赛相似,李宗伟以2比1拿下比赛,同样先领先一局,之后被扳平,之后拿下第三局,只是第三局不像半决赛对阵林丹那么轻松。
第一局开局阶段,李宗伟携半决赛战胜林丹之势,一改前半段不紧不慢的毛病,更加积极主动,取得了初步的优势,后来虽然被谌龙追上并一度反超,但李宗伟顶住压力,打得坚决,很快又反超比分,并扩大分差,拿下第一局。
在这一局中,尤其是16、17分时,李宗伟再次展示了关键时刻的得分能力,较以往关键时刻的“揪心”的表现,这次是给了“定心丸”。
第三局开局时,谌龙始终咬得比较紧,但后面就被拉开了,只是比林丹的好看一点而已。为什么会突然拉开比分,个中原因,值得深思?相对有些球迷的阴谋论,我更相信这些球员对羽毛球的尊重和热爱,以及李宗伟确实有了针对性的试练,包括不同阶段的战术规划。
总体来讲,比赛中多次放网和滚网虽然比较精彩,偶尔写意表现也值得称赞,但我总觉得不够精彩,少了一些球迷与运动员“同呼吸、共命运”的氛围。
例如,2011年前后1年的历次林李大战,有时紧张得让人无法呼吸,不敢说话,全场鸦雀无声,有时全场沸腾,欢呼雀跃,“哦……..”, “杀!”,球迷的声音,仿佛是最默契的伴奏,伴随每一次的杀球和放网,整个球馆和电视前的观众融为一体。这些声音,此刻是否在你的耳边响起?
展望未来:里约将是林李谌的天下
先说奥运,今年的奥运男单冠军,应该还是从三人中产生,因为三个人的实力相比第二梯队太过强大,已经形成了壁垒。至于最终谁能问鼎,取决于天时、地利和人和。巴西的气候与马来西亚相近,不知国人选手能否适应,前阵子的马来西亚赛似乎看出端倪。
再说退役,林李已近运动高龄,体能下降是自然规律,本来伦敦之后,就传出林李退役传闻,后来被一股神奇的力量一直推迟,一直推迟。我个人认为,本届奥运之后,无论林李,从心理上已经达到了退役的境界了。
前几天科比退役的那天,电视时同时也在转播灰熊队的比赛,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当年我的偶然之一,NBA历史上最霸气的扣将,竟然还在灰熊跑龙套,且无人提及和关注,让人感慨。或许,他仍然很享受这比赛,林李也一样,东京有点夸张,但也值得期待。
最后,说一下年轻一代。由于很多比赛都是有名额的,年老的队员不下,年轻队员获得的机会就更少,影响了梯队的正常培养和轮转。老的终将离去,他们离去后,你还会继续看球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年轻一代终将有新的看点,所以,建议大家也多关注一下年轻一代的队员。
(大山,羽毛球爱好者,专业侃车,业余侃球。2006年接触到羽毛球,2008年开始关注羽毛球赛事,对羽毛球热情始终不减,遂写点评,公共号为:大山侃车,dashankanche,供交流。)
优秀原创稿件、个人简历投递通道:tougao@aiyuke.com
登录后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