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把脉》教学视频是由羽坛天王赵剑华和前中国国家羽毛球队女队队员、国际羽联世界羽毛球培训中心主教练、首都体育学院羽毛球运动学教授肖杰两位大师坐镇球场,通过专业示范、细心讲解和多角度演示,专门针对羽毛球运动爱好者实战中的问题和疑惑,进行一对一地把脉诊断,并量身定做一个提高实战技能的运动处方。
本系列视频的笔记文章将对教学视频的内容进行分解,作者把每一集的内容通过自己的理解按技术的重要性、问题的普遍性、受众的特性进行了独到的分析。在此感谢本文的作者羽道客。
相关文章论坛交流:让反手握拍更灵活--专家把脉笔记(07c)
●教学视频
第七集,正手发球_起动的第一步
专 家:肖 杰
●四诊(望闻问切)
我来自沈阳,也打了四五年的业余羽毛球了。这次有幸能和肖老师直接面对面进行请教,感觉非常荣幸。
1.发球动作不够规范
2.起动慢,腰部基本没有动作,没有蹬转
3.反手握拍不够灵活
●辩证诊治
我刚才看你打了几下,你打四年多吧,相当不错了。特别是反手,反手发力很漂亮。
你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你的反手球发力已经很不错了。但我觉得,你在握拍上能够再细化一下,就会更好。
配图01紧紧的这样拽着拍子
●处方:让反手握拍更灵活
1.转换握拍方式
你反手击球时,你紧紧的这样拽着拍子,你只可以出一种球比较有把握,就是斜线球。
配图02-1拽着拍子(好像大拇指在窄面上)
如果你能够稍微地调整一下,让握拍更灵活,你可以接直线球、后场球、前场吊球。
配图02-2调整一下(大拇指改在斜棱上)
配图02-3让反手握拍更灵活
2.加强转换握拍的能力练习
肖杰:看电视时,你可以拿着球拍,先分别练正手握拍、反手握拍。开始的时候,先用眼睛看着,正或者反。当你熟练了以后,就不用眼睛。自己提示自己,正或者反,凭感觉做出来。也可以另一个人给出口令。
配图03-1先用眼睛看着练
赵剑华:你就当我是业余的,你给我发口令。
我这个人比较野,觉得业余选手不一定要那么规范。舒服是前提,然后才是合理性。主要还是要熟悉,要灵活性。没有什么捷径,只有练习。
配图03-2手指灵活性练习
练习时,可以先固定练习反拍,再固定练习正拍,然后再练习正反手转换的转8字挥拍。
当然,大家记住,我讲比较随意性一些,正确的是肖杰老师讲的。
●羽道客
正反手握拍的转换,那是肯定的。
“让反手握拍更灵活”,在这里,肖教授讲的不是很细。可能“更灵活”的含义,包括内容比较多吧。比如,包括大拇指改在宽面与窄面之间的斜棱上,或宽面上,再比如握拍松,掌心空,虎口空等等……。
赵天王,也是比较强调反手握拍的变化。
羽道客,在这里理解为:
后场被动的反手,可以将大拇指顶在窄面上;但是在中场时,尽量要顶在斜棱上;在前场时,还是要顶在宽面上。
也可能从击球点上来理解,当击球点在13点时,大拇指要尽量顶在宽面上;当击球点在12时,可以顶在斜棱上;当击球点在10点到11点里,可以将大拇指顶在窄面上。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根据各人习惯吧。
以上理解,请批评指正。
优秀原创稿件、个人简历投递通道:tougao@aiyuke.com
登录后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