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肩伤的打球之道

来源: 羽毛球杂志 2015-01-06 14:09:07 1 人参与
羽毛球运动给人带来很多快乐,同时也会带来不少的烦恼。运动造成的伤病,是每位羽毛球爱好者都曾经历过或正在承受着的痛。如果采用了合理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就可以避免或减少伤痛产生的影响。

戴劲,北京体育大学羽毛球副教授,国家级羽毛球裁判员。1995年北京体育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并一直从事羽毛球的教学、训练和科研工作。



羽毛球运动给人带来很多快乐,同时也会带来不少的烦恼。运动造成的伤病,是每位羽毛球爱好者都曾经历过或正在承受着的痛。如果采用了合理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就可以避免或减少伤痛产生的影响。


肩伤产生的主要原因


肩伤产生的原因有很多,通过自己的体会,以及总结多年来身边的打球者的各种肩伤的产生原因,可以归类为以下几种。


1.动作不规范


动作不规范产生的肩伤有好几种,到底是什么样不规范动作容易造成肩部受伤呢?


首先是打球时肩部过于紧张,每次击球都用全力挥打,会造成肩部的受力过大。究其原因,主要是想用力击球,又不知道如何发力,导致肩部紧张;握拍紧张,导致前臂、肩部同时紧张;打球后缺乏放松调整,紧张积累导致受伤。


2.准备活动不充分


很多业余球友不太重视打球前的准备活动,没有充分热身便进入快速击球或用力击球的状态,这也是容易肩部受伤的原因之一。


如果打球前不做准备活动,或简单做准备活动就进入打球状态,身体状态没有达到热身的状态便快速击球,脚下或身体没有达到最佳状态,快速来球后不能跟上击球节奏.肩部强行发力,就容易导致伤病产生。


3.用力过猛


打球时,见来球的机会很好,在全力击打过程中过于兴奋,击球用力过猛,也会导致肌肉拉伤或韧带拉伤。究其原因,就是动作幅度过大,导致肌肉拉伤;动作力量过大,超过肌肉承受压力导致受伤;击球时机不准,在非发力时间拍面击球,导致用力超出肌肉承受范围。


4.没有及时的放松


每次进行大强度练习或比赛后,肩部都会有一定的小损伤。有些会感觉明显,有些则可能没有很显著的疼痛。如果运动后不进行放松,就会减慢肌肉的恢复速度。如果不能及时恢复,在下一次打球时就容易造成伤病。


肩伤对击球动作的影响


如果肩部受伤,打球时的技术动作就会受到影响。主要体现在:击球时动作不够紧凑,击球的力量不够集中,回球力度不足;动作过慢,不能抢到最佳击球点;不能击打快速回球;击球时太放松,球拍和球的撞击产生的震动由肩部承受,使肩部产生疲劳或受伤。


与此同时,如果肩部有伤,则挥拍的连贯性会被破坏,不能形成有效的鞭打动作。再有就是手腕发力不足,下压击球受限制,力量使用的效率低。另外,肩部受伤后,动作容易发紧,导致击球力量不能释放,击球后没有使用的力量无处释放,还需由肩部承担缓解,导致肩部疲劳的积累。


肩部受伤后,肩部的肌肉和关节处于粘滞状态,强行用力,容易加重伤情。


预防肩伤的解决方法


首先当然是打球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其次是打球时学会合理使用技术,最后就是打球结束后一定要做好放松整理活动。


当然,如果已经出现伤病,一定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另外,平时多加强一下力量训练,对于预防肩伤也很有帮助。

具体的解决办法有以下几点:


1.做好全身的准备活动


进入强对抗活动前,一定要进行低强度、中等强度的打球热身。如果不进行准备活动操的程序,最少要进行半场的逐步热身打球,过程应在15分钟左右。

另外,肩部动作的热身需要更多的外部牵拉动作进行深度拉伸,加强肩部的柔韧性能,可以增加肩部的运动幅度,降低肩部受伤的几率。


2.打球时动作要放松


与此同时,击球时,身体一定不要过于紧张,动作一定要放松。


动作放松或许会导致动作脱节,但如果能解决动作紧张的状态,即使动作脱节也要坚持。动作放松后,慢慢增加动作的紧张度,就可以使动作连贯起来。


要解决身体发紧的问题,首先是放松思想。如果紧张动作成了习惯,一打球就会全身紧张,则可以试着转移一下注意力,想些其他的事情,或是和旁边人聊天谈话,不把注意力放在打球上。


可以尝试设定击球距离的方法缓解打球动作紧张的问题。具体办法是:设定一击球距离,比如说5米。如果不超过5米,击球动作必须很轻、很放松。在动作逐渐放松下来后.再慢慢地将击球距离一步步增加。


3.学会合理击球


一定要学会腰腹用力,以身体动作带动上肢动作击球。击球时多采用身体整体配合发力,不能只让上肢独自加快发力。要多运用击球落点的变化,巧打和强攻结合,减少突然猛发力的次数。遇到机会球时,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过于兴奋,超强发力。


另外,要尽量避免连续用力过猛。比赛时,如果对手防安出色,色,自己的连贯进攻很难达到效果,而且多拍进攻还容易导致用力过度。


4.养成打球后放松的习惯


和打球前准备活动不充分一样,很多业余球员打完球也是背着球包匆匆离开,几乎没有调整松肌肉的习惯,时间一长,就容易出现伤病。为此,打球后做一些放松活动,也是预防肩伤的一个重要方法。


每次训练或比赛后,一定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放松活动。对于较为严重的疲劳积累,在第二天或隔天还要进行小强度的练习。对肌肉轻度刺激后,再进行恢复训练,疲劳缓解会更明显。


在此,特别提醒那些肩部已经有伤的球友,出现伤病后要终止运动或降低运动强度。如果非要参加比赛或训练,可以降低肩部的承受压力,进行低强度和小力量的练习。


受伤并不可怕,如果不重视才会造成可怕的结果。希望大家对运动中出现的损伤要有足够的重视。


优秀原创稿件、个人简历投递通道:tougao@aiyuke.com

我要发表评论
发布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

精选观点论
  • 【GIF回放】梁王组合0-2一轮游,输在哪?
  • 告诉你赢在哪里:教练强,队员自律,不搞流量,不玩自恋,心中只有羽球。
  • 国羽亚军 1-3不敌印尼 亚锦赛决赛
  • 徐这场比赛可以啊,把宫崎拿捏到位了。这次亚团赛,看到了公费旅游,也看到了努力的年轻人鲜明反差……
  • 讨论贴:国羽仅夺1金 2025年大马公开赛决赛
  • 凤凰这组合有问题。。黄东萍太强势了。。一直盯着冯说。。这样男选手压力山大。。而且我觉得混双主导比赛还得是男选手。。多让冯自行的去处理事情。又不是世锦赛之类的比赛。。输得起。。不然冯进步不了就算了。。还一直被所有球迷盯着。。压力也很大的。。重压下怎么会打的好呢。。本来搭档是对等的。
  • 石宇奇:感受到坚持在场上 带给大家的开心
  • 石宇奇:你们说我是不是年度最佳?!
  • 雅思永不落幕 郑思维正式告别国际赛场
  • 心里很痛,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我好像总觉得我的维神会一直在赛场上奔跑而坦然地接受那样的我的维神传递来的积极讯号,从18年到现在是我注视着我的维神的时间,而实际上我的维神奔跑的时间要更多、多得多,感谢在每一刻都拼尽全力、每一刻都无比帅气的我的维神,我的维神永远是全世界最值得被爱、最值得去爱的我的维神。感谢我的维神,我爱我的维神!!!最后必须要说我的维神的腿不是腿,是塞纳河畔的春水,我的维神的背不是背,是保加利亚的玫瑰,我的维神的腰不是腰,是夺命三郎的弯刀,我的维神的嘴不是嘴,是安河桥下的清水!
  • 郑思维/黄雅琼:终于来到这一天,没得再多了
  • 亲爱的我的维神,请继续这样明媚的笑下去, “你不必知道我有多热爱你” 请尽情享受你的赛场,我们喜欢的是我的维神郑思维,不是冠军郑思维;总之我的维神金牌,我就喜欢冠军;我的维神银牌,我就喜欢亚军;我的维神铜牌,我就喜欢季军;我的维神不参赛,我连比赛都不爱看.我喜欢的不是那些头衔,是我的维神而已……我偏爱我的偏爱,开心完赛,健康涨球!如果可以锦上添花就是所愿都圆满!我的维神开心幸福就好,知道我们一直在就好,我们会很想我的维神,命好, 遇见我的维神比及虹霓明亮鲜活!
  • 【讨论贴】国羽获3金 2024年世界羽联总决赛 决赛
  • 看完我的维神的这场比赛,激动的哭了出来,所有该拿的冠军都拿到了,但还勇于挑战自己的我的维神,是当之无愧的勇士!我的维神在我心里永远都是努力!上进!克己!拼搏!挑战的代名词!我的维神已经很完美了,作为运动员,我的维神是最好的奥林匹克精神的象征;作为中国羽毛球队队长,我的维神是中国羽毛球队的定海神针;作为偶像,在我的维神的身上我们看到热爱与梦想的更多可能!用球技战胜对手,用热爱打败伤病!只要心怀热爱,永远都是当打之年! 感恩依然在赛场拼搏的我的维神!​我心中永远的No.1!!最后不要问我爱我的维神有多深,我真的说不出来,只知道我的维神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不可或缺的习惯,每天每天,可以不吃饭不睡觉,却无法不想我的维神!!!
  • 【小组赛】:2024年世界羽联总决赛 讨论贴
  • 我的维神依然很棒,虽然奥运会之后一直陪着家人,没怎么进行系统训练,而且这又是我的维神的谢幕演出,但我依然相信我的维神。赛场上,我的维神就是我的维神,不是要拿冠军的我的维神,不用背负太多,不用考虑太多,勇敢,坚定,每一分都果断。还有,最近可能会有各种流言,该干嘛干嘛,不用理他,不需要和这种小人较劲。我的维神一直是最棒的!!!
  • 讨论贴:国羽获2金 2024中国大师赛决赛
  • 边裁就黑的离谱这场 第一局回放压线了也给出界 第二局乔不信了 直接6个挑战 成功5个 边裁失误率就高的离谱 甚至可以说明目张胆偏哨 真是输球输人的一场比赛
  • 林俊易发表争议言论
  • 全湾湾都这样。见怪不怪。。那些艺人。。很多也是为了赚大陆的钱。。才低头的。。
Used cars for sale Hong Kong bmw二手車 Used cars for sale South Africa Used cars for sale Nigeria SVG转PNG 免费SVG LOGO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