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将高球打到接近对方端线的后场区,在羽毛球术语中称为出“半场球”。在实战中,这种情况对自己非常不利,不但失去了打高球的机会,也不能有效地迫使对方退至端线附近,从而拉开对手移动的距离;同时,自己往往还会遭到对方强有力的攻击。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通常是:
●击球前握拍太紧,造成动作僵硬不协调,从而影响了击球时的最后发力;
●击球点偏低,不是用挥臂甩腕动作爆发式将球击出,而是将球“推”出;
●没有掌握正确的击球技术和发力方法;
●缺乏羽毛球运动专项所必须的前臂旋内、旋外和手腕屈伸的爆发力。这如果发生在少年儿童身上,为了使他们学好正确的技术动作,应暂时不强求其一定要将球打到底线,否则,很容易使他们养成过多地运用身体和大臂的力量击球的错误动作,不利于今后的发展。如果是成人,则应加强这方面的力量训练。
吊球在实战中有什么作用?
吊球是指对方来球击向本方后场区时,击球者在自己的头部上方,将来球以向前下的飞行弧线,还击到对方近网区域的技术方法。实战中,它通常和高球结合使用,起到拉开、调动对方场上位置,并为本方创造突击进攻机会的作用。
实战中,吊球的战术作用能否得到充分的发挥,除了实战中的选择是否得当以外,还和以下几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和吊球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在羽毛球项目中,吊球历来被称为在后场高、吊、杀三项技术中最为细腻的一项技术。它和网前的搓、推、勾,以及双打的发接发同属于“轻技术”类别。由此可见,它对技术的精确度要求很高。评价吊球质量的高低主要看吊球的贴网程度,一个好的吊球,应该几乎是擦网而过,落地在前发球线附近的区域。
●吊球和高球、杀球动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实战中,如果你的吊球动作和高球、杀球动作缺乏一致性,那么,即使质量再好,也难以发挥其固有的战术作用,而且有时反而会受其所累。
●要善于将吊球与网前进攻性技术和后场突击进攻技术连贯组合运用,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在高手的较量对抗中,吊球的直接得分率一般不会很高,但通过吊球后创造有利的进攻得分机会,却通常是一些优秀运动员所擅长的一项组合技术运用。
吊球时如何控制拍面?
相对于后场高球与杀球技术而言,吊球在击球的飞行弧线的控制上,要求更高一些。也就是讲,吊球对击球的用力和击球的拍面控制要更加精确。高球,尤其是杀球,能否发挥较大的力量对击球的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而吊球则不同。影响吊球击球质量的关键在于力量与拍面的精确配合,以制造出一个最佳的飞行弧线。由此而见,拍面的控制在吊球中是何等的重要。
●为了有利于吊球时能灵活地控制和变化击球的拍面,握拍必须保持松、活的状态。所以,在吊球时,手腕,尤其是手指一定要放松。因为有时,譬如在头顶吊对角时,击球瞬间,球拍应在手指中带有些微的滑动。
●要根据击球点的实际高度,变化击球拍面的角度和方向。当击球点较高且偏前时,拍面应稍向前倾击球;反之,则拍面可稍后仰,并同时带有一点向前推送的挥拍动作。
●要根据来球落在球场边线距离的远近,主要通过前臂的旋内与旋外来调节击球时拍面的方向,准确地触及来球的不同部位,从而准确地控制击球的落点
优秀原创稿件、个人简历投递通道:tougao@aiyuke.com
登录后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