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资颖是1994年出手于台湾高雄的女球手。18岁即拿到超级赛冠军(2012年日本公开赛)。作为一名22岁的年轻球手,最高世界排名第三。
小资步法魔幻,手法细腻,球路怪异,敢玩一些高难度动作,球风极具观赏性,是小编衷爱的球手之一。本文不做长篇大论,仅谈其成才背后两三事。
1、父亲领进行
小资入行是父亲的安排。戴父是一名消防警察。同时也是一位铁杆球迷,还作为高雄市羽球协会干事。正因为父亲对羽球的痴迷,从国小三年级开始培养小资打球。启蒙教练是高雄市的一位退役专业球手杨顺正。就这样边读书边打球,直到国三得打某企业的赞助后,才算正式成为“职业球手”。
2、修行靠个人
小资的球有股“野”气,经常不按牌理出牌,而是信手拈来妙招迭出。这可能使因为小资并未像大陆球手那样从小经历封闭式的训练。除了在学校训练,每到周末假日还会陪父母到球馆过过球瘾。即使世界排名来到了第三,这样的生活习惯也没有改变。
(也许一不小心,你在高雄街头撞见的机车少女就是“大明星”戴资颖)
(父亲领进行,修行靠个人)
从小到大打球的地方也许没变,但小资的姿势却有改变,戴爸爸笑称:“现在出去都是左手和我们打球,因为她用右手的话,整个球馆恐怕都没人和她打的起来。”
3、“顶级”后勤团队
一个球员的成功,离不开幕后团队的支持。特别是顶尖球员更有顶尖团队助力。小资的团队就是她的家人。母亲负责照料生活,父亲负责训练规划,甚至连奶奶都会帮忙缠胶皮。最辛苦的还是爸爸,每当遇到欧洲的比赛,戴父半夜都会起来观战,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陪伴。
”爱心球拍"、家人助力给小资的不是压力而是动力,家人希望小资能享受比赛,从容面对输赢。母亲曾经说过:”你能走多远,就陪你走多远;如果确实走不到,你就回家,妈妈会做好一碗阳春面等你吃。“感谢如此有爱的“顶级”团队,培养出打法如此华丽的“戴式球风”。
4、“南派”技术流
球迷印象深刻的也许是小资销魂的手法,玩耍各种停顿把对手戏弄于股掌之间。
但居小资自己介绍,她其是属于”南派“球手(在宝岛台湾,南派偏能力流;北派偏技术流)。她的技术其实有些粗犷,反而跑动能力和出手力量从小就体现出比同龄人强。直到国三得到企业赞助之后,技术才进一步细化。
对于打野球出身的小编,小资真是“野球界”的安慰,别看不起打野球的,我们的“野球公主” 可赢过“雪滴子”哦。
注释:
1.封面来自戴资颖为动物保护机构拍摄的照片。
2.素材来自记录短片《MIT的骄傲-跃向世界羽坛之巅-戴资颖》。
3.素材来自采访《殷瑗小聚-台湾羽球之光戴资颖、戴楠凯》。
4.小知识:戴资颖喜欢把厚的握把胶皮缠的很薄。即缠之前要把胶皮先拉伸多遍,直到变薄为止。
5.戴资颖最喜欢的拉线磅数是28.5磅。
本文系爱羽客羽毛球网原创,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优秀原创稿件、个人简历投递通道:tougao@aiyuke.com
登录后可评论